头部左侧文字
头部右侧文字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足球动态 > 正文

球星老人踢足球(老球员足球)

作者:admin日期:2022-07-09 08:17:16浏览:109分类:足球动态

求各个著名球星的基本资料(主要老一点的,成为历史的,如马拉多纳,之前的)

苏格拉底1954年2月19日出生

于巴西西北部帕拉州首府培兰弟。他的全名是苏格拉底·布拉济莱罗·奥利维拉。在他6岁的时候,全家移居南方的里贝朗普雷托。在这个具有悠久足球传统的城市里,小苏格拉底爱上了足球。足球成了他业余时间的惟一游戏。

在马里斯中学,14岁的苏格拉底是学校足球队的主力。15岁时,苏格拉底加入当地博塔弗戈俱乐部队。几年后,他不仅以优异成绩考入圣保罗大学医学系,还以精巧的足球技术赢得了多方的肯定,为后来的足球生涯奠定了基础。

1976年苏格拉底转会到科林蒂安斯队。他才华出众,为人谦逊,球技过人,很快成为主力队员,多次为本队立下战功,深受教练与队友们的喜爱。由于他在大学学的是医学专业,所以大家习惯上称他苏格拉底医生或博士。因为医生和博士是同一个词。

1977年,苏格拉底随科林蒂安斯队夺得圣保罗州甲级联赛冠军,同年他应召进入国家队。

1978年,苏格拉底完成了大学的学习,并撰写了一篇优秀的毕业论文,获得了医学学士学位,正式成为一名医生。

苏格拉底是一个大器晚成的球员,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在国际足坛上出名。不过,他的影响不在于出名早晚,而是向世人显示,足球运动员同样可以在学业上取得骄人成绩,成为一个知识渊博的学者。

1980年在乌拉圭举行的小世界杯是巴西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它以1∶1战平马拉多纳率领的阿根廷队,以4∶1大胜欧洲冠军西德队。小世界杯赛后,巴西队又先后以1∶0胜英格兰队、3∶1胜法国队、2∶1再克西德队,并击败了西班牙、智利等劲敌,创造了19场比赛保持不败的记录。1981年,《法国足球》杂志评选巴西为世界最佳球队,所有这些成绩都与苏格拉底的努力分不开。

苏格拉底是足坛的一位奇人。他身高1.90米,体重80公斤,上身短,两腿长,有"舞蹈家"的身材。他的双脚特大,走起路来摇摇晃晃,非常愚蠢。为此他还有一个雅号"瘦骨仙",这是对他的长相的最佳概括。

苏格拉底在第十二届世界杯赛上风头出尽。在对苏联队的首场比赛中,他表现过人。上半场巴西队踢得毫无章法,被苏联队先攻入一球。中场休息时,教练桑塔纳、队员济科、儒尼奥尔等人对下半场采取什么打法意见不一。苏格拉底一言不发,但他最有心计,胸有成竹。下半场一开始,他把菲尔卡奥调到前场右侧,自己撤到中场,从另一侧进攻。这一着果然奏效,在苏格拉底的带领下,全队协调一致,攻守得当。比赛进行到第74分钟时,苏格拉底接队友从右路的传球,晃过对方的后卫,在中路20米处,果断起脚打门,将比分扳平。全队乘胜追击,最后将苏联队打败。此役是苏格拉底智勇双全的最佳诠释,"足球博士"当之无愧。

绿茵场上消耗了苏格拉底的体力,但丝毫没有减损他对医学的热爱。1984年他想出国研读医学,为退役后行医打基础,于是便同意大利的佛罗伦萨俱乐部签订了两年合同,他为该队效力,对方付他160万美元的报酬。他一边读书,一边踢球。

1987年合同期满,苏格拉底回到巴西开始行医。

1986年苏格拉底再次代表巴西国家队参加世界杯赛。他脱下白衣天使的服装,换上球衣,出现在墨西哥的赛场上。他坐阵中场,镇定自若地组织全队进攻和防守。在对西班牙队的比赛中,队友卡雷卡打出一记有力的射门,球打在门框上反弹回来,苏格拉底疾奔而至,一记漂亮的头球夺得一分,为巴西队赢得了这场比赛。在第二回合的比赛中,巴西队遭遇欧洲劲旅波兰队,队友制造一个点球机会,苏格拉底操刀主罚,先下一城,鼓舞了士气,年轻选手乔西马尔在角度极小的情况下攻入两球,后来埃迪尼奥主罚点球命中,全队最后以4∶0大胜波兰队。但幸运女神并不永远向苏格拉底微笑,在对法国队的1/4决赛中,双方苦战120分钟打成1∶1平。点球决胜时苏格拉底首先出场,但他主罚的点球被法国门将巴茨扑出,巴西队失去了进入半决赛的机会,他为此抱憾终生。

苏格拉底退役后一心一意地当起了医生,救死扶伤。业余时间他经常踢一踢球,一方面为了健身,另一方面也是重温当初的辉煌。

苏格拉底对现在足坛的一些怪现象很看不惯,经常仗义执言,批评现在的球员为金钱而踢球,已经把足球比赛铜臭化了。他认为,真正的足球比赛应该是纯洁的。他不至一次地批评巴西足协的官员贪污腐化,不思进取

卡尔·海因茨·鲁梅尼格是德国

足球在20世纪70年代的代表性人物,是慕尼黑巴伐利亚俱乐部队和西德国家队的灵魂。

卡尔·海因茨·鲁梅尼格1955年9月25日出生于西德离慕尼黑600公里远的利普施塔特的一个工人家庭。鲁梅尼格自小就表现出了足球天才,7岁就加入了保伦西亚丙级队,开始了正

规系统的训练。鲁梅尼格在保伦西亚队经历了长达11年的专业训练,渐成天皇巨星。他刚入队不久就参加了对特伊托尼亚队的比赛,进了6个球。其中最精彩的进球是他左晃右晃骗过对方守门员,然后镇定地将球停在球门线上等待观众的欢呼声,之后他才把球打入网窝。这场球保伦西亚队以13∶3的悬殊比分获胜。天才少年就这样崭露头角。

1974年,西德队夺得了第十届世界杯冠军,全国掀起了足球热。这一年鲁梅尼格才19岁,一位叫维利·赖纳克的球探发现了他的才华,召他加入拥有贝肯鲍尔、穆勒等7名国脚的拜仁慕尼黑队。

鲁梅尼格的出现真正引起这些大牌球星的重视是在1974年与赫佐根奥拉赫队的比赛上。下半场教练才把他换上场,他以眼花缭乱的带球屡屡突破对方的防守,有一次他盘带过人之后巧妙地将球传给前锋穆勒,穆勒推射入网。进球后穆勒激动地拍了拍鲁梅尼格的肩膀,感谢他说:"做得好,小伙子。"穆勒的话给了鲁梅尼格很大的鼓励与肯定。虽然这场球他们以3∶3与对方踢平,但鲁梅尼格收获到的远远大于他想像的,他开始踢主力位置,他辉煌的足球生涯从此开始。

1974、1975、1976年拜仁慕尼黑队连续3次获得欧洲冠军杯赛冠军,1976年还夺得洲际杯赛的冠军。鲁梅尼格表现出色,成了西德的当红球星,加入了国家队,迈上了足球生涯的重要台阶。

1979、1980年鲁梅尼格荣获西德最佳射手称号,为慕尼黑巴伐利亚队获得全国甲级联赛冠军立下了汗马功劳。在参加乌拉圭举行的小世界杯期间,少年得志的鲁梅尼格与春风得意的马拉多纳惺惺相惜,互诉仰慕之情,相互勉励要经得起各种考验。

1974、1976、1979年他被评为欧洲第二号球星;1980年跃居欧洲第一,成为西德第三位欧洲足球先生;1981年,蝉联欧洲足球先生称号。

鲁梅尼格曾代表西德队先后参加过1978、1982和1986年3届世界杯大赛,两次获得亚军。1982年第十二届世界杯赛中,鲁梅尼格带伤上阵,表现不俗,获"铜球奖",并入选世界杯最佳阵容。在对智利队的比赛中,他一人攻进3球,为全队进入复赛奠定了基础。他在场上的表现赢得了球王贝利的赞扬:"鲁梅尼格的速度和技术都是世界一流的。只要鲁梅尼格在场,西德就能够参加决赛。"足球前辈的这番褒奖鲁梅尼格受之无愧。后来人们送给他一个绰号,称他是贝肯鲍尔之后的"新凯撒"。

在1982年世界杯半决赛中,西德队与法国队死拼,全场比赛高潮跌起,十分精彩。在经过90分钟的苦战打成1∶1后,只好进行加时赛,法国队出人意料地连进两球,把西德队逼上了绝境。在危急关头,教练德瓦尔不得不请出有伤在身的鲁梅尼格。鲁梅尼格一上场就摆出了一副挽大厦之将倾的架式,积极拼抢,不到7分钟就在混乱中铲球破门。10分钟后,他拉开一个空档,由队友赫鲁贝施在法国队门前争顶成功,同伴菲舍尔一记倒挂金钩再下一城,西德队大难不死。在点球决赛中,西德队一鼓作气,以8∶7淘汰了法国队。鲁梅尼格扭转战局的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展示。

1984年,鲁梅尼格转会到意大利国际米兰队,两个赛季都有出色的表现。1987年加盟瑞士的塞尔韦特队,在1988~1989赛季中共入24球,从而赢得了瑞士甲级联赛最佳射手称号。

1986年墨西哥世界杯是鲁梅尼格最后一次向世界足坛表演他的绝技。由于已过30岁,他体力明显不济。最后西德队以2∶3负于阿根廷队,屈居亚军。

1989年6月,35岁的鲁梅尼格举行了告别赛。在26年绿茵生涯中,他共为国家队出赛95场,为国内俱乐部出赛310场,共进162个球。

退役后的鲁梅尼格一直潜心研究足球理论和科学训练方法,并被国际足联和德国足协授予高级足球讲师称号,也曾被德国一家电视台聘为节目主持人。

1990年鲁梅尼格获"超级金球奖"。1994年出任国际足联特使,为1994年美国世界杯的成功举办做出了贡献。

基冈在英格兰足球史上是一个传

奇式的人物,作为球员他曾为英格兰争得过荣誉;作为教练,他在2000年6月举行的第十一届欧洲锦标赛决赛阶段率队以1∶0战胜德国,结束了30年逢德不胜的历史。但4个月后在2002年世界杯外围赛中以0∶1败在了德国队脚下,不得不引咎辞职。他的足球生涯充满了变数。

20世纪70年代,继克鲁伊夫和贝肯鲍尔之后,基冈是欧洲足坛的另一位杰出人物。他于1978年和1979年连续当选欧洲最佳球员。

基冈1952年2月14日生于英格兰的阿姆索普。16岁时他被利物浦队的教练比尔·森克里看中,这位教练打开了他的眼界,使他能不断地向更高的目标迈进。

利物浦俱乐部是英格兰的老牌劲旅。转会利物浦俱乐部之后,基冈很快在这里巩固了自己的地位,打上了绝对主力。后来又荣升队长,一口气在这里踢了5年,帮助该队获得两次英格兰冠军、两次欧足联冠军和一次欧洲俱乐部冠军。1970年,20岁的基冈表现不凡,被评为"全英最佳年轻球星",《每日快报》称他是"超级巨星"。他名声大振,豪气冲天。

1976年基冈当选英格兰足球先生。可是1977年利物浦队获得欧洲冠军杯冠军后基冈本人并没有得到什么荣誉,他喜欢更大的挑战,决定到国外踢球。这一年他如愿加盟西德的汉堡队。当时西德有轰炸机穆勒、贝肯鲍尔等一流球星,基冈在水平上并不逊于他们,他愿在同一个联赛中与他们硬碰硬。

基冈在汉堡队效力3年,为汉堡队荣获德甲联赛冠军和欧洲俱乐部冠军立了大功。他到汉堡队的第一年就被评为欧洲第二球星,比丹麦球星西蒙森仅差3分。1978年,基冈直线上升,击败所有对手,被评为欧洲最佳球星。1979年基冈又以114分,高出第二名鲁梅尼格62分的巨大优势连续当选欧洲头号球星,光彩夺目。英格兰教练格林伍德评价说:"基冈是继克鲁伊夫和贝肯鲍尔之后欧洲出现的又一个出色人物。"

基冈一生没有在足球大家庭的豪宴世界杯上取得骄人的成绩。1978年的世界杯本应该是基冈大发神威的好时机,可惜的是英格兰队在外围赛中就没过关,他连到这届世界杯赛场走一圈的机会都没有。1982年的世界杯赛英格兰取得了参赛资格,基冈又一身伤病,只能坐在替补席上作看客。不过这并没有影响基冈的足球热情,他先到南安普顿队,后到纽卡斯尔队,照样踢得风风火火。

基冈身高1.69米,体重68公斤,在高个云集的欧洲足坛上他并没有外在的优势可言。但他良好的身体素质和超群的足球技术弥补了先天的不足。他动作灵活,体力充沛,突破能力强,左右脚功夫一流,头球建功也不在话下。基冈在向别人介绍自己成功的经验是说:"我的个子不高,但技术不坏,动作很伶俐。因此,常常能骗过或战胜块头比我高大的对手。比赛中运气可能有一两次,其他必须靠自己去争取。"

1984年,在绿茵场上征战多年的基冈感觉到身心疲惫,他突然宣布退出足坛,归隐到西班牙的一栋别墅里,悠闲自在地打打高尔夫球,看看书,过得好不逍遥。

一别8年后,基冈重返英格兰足坛,重新加入纽卡斯尔队,不过这次是担任主教练。他凭借着自己的声望将英格兰新射手阿兰·希勒和吉诺拉吸引到了队里,开始了艰难的攀升。经过基冈的精心打造,纽卡斯尔队一跃成为英格兰足坛上的一支劲旅。虽然在1995~1996赛季从一度领先第二名12分的大好局面痛失了最后夺冠的机会,但纽卡斯尔队的球迷们仍然认为他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是他们的救世主,有人干脆称为他"基冈王"。

基冈一生东征西战,最满意的一场比赛是1980年5月13日在英国本土迎战马拉多纳率领的世界冠军阿根廷队。在这场比赛中,英格兰队以3∶1战胜了阿根廷队。赛后英格兰足球行家们对基冈赞赏有加,认为他在一些方面要优于马拉多纳。由于没机会参加1978年的世界杯,英格兰队没机会与阿根廷过招,这次在自己的家门口打败世界冠军阿根廷队,英格兰人多少出了一口气。

基冈最擅长的是跑位,在必要的时候出现在必要的位置上,他跑动的时候从不看球,完全是凭自己的意识向最需要自己的地方跑动。作为队长,他还是一个出色的组织者。他能把全队调动起来,形成一个团结的集体。

2000年3月,英国足协宣布聘请基冈出任国家队主教练。消息传出后,球迷们欣喜若狂。在霍德尔因著书揭露英格兰足坛丑闻被迫辞职后,国家队主教练的位置空了3个月。欧洲锦标赛在即,世界杯预选赛即将开锣,基冈出任主教练,结束了群龙无首的混乱局面。球迷们相信48岁的基冈,他和博比·查尔顿一样是英格兰足坛的传奇人物,他有聪颖的头脑,天赋虽不过人,却有着卓越的职业道德,出众的斗志和令人敬佩的毅力。人们希望激情四射的基冈能够力挽狂澜,重振英格兰足球的雄风。

事实证明,基冈并不是英格兰足球队主教练的理想人选,他是一位勇往无前屡建奇功的球员,但不是贝肯鲍尔那样的智多星,缺乏果断的决策能力和把握全局的宏观调控能力。但作为教练,他功不成名不就,令人遗憾。

德国足球史上至少出产过两架

"轰炸机",第一个是格特·穆勒,第二个是尤尔根克林斯曼。

格特·穆勒1945年11月3日出生于慕尼黑北部诺西根的一个穷人家庭里。他小时候的乐趣是和小伙伴们在街道上踢足球。

稍大一点后,穆勒决定到足球俱乐部谋职,靠踢球赚钱赡养母亲。他到了当地的诺丁根俱乐部去毛遂自荐,结果他脚下的功夫和抢点攻门的意识让俱乐部教练们喜出望外。他留在了俱乐部。

在诺丁根俱乐部的第二年,穆勒独进48个球,立即名震四方。蒙门戈教练认为他是个射门天才,不应该埋没在诺丁根这种普通球队里,就推荐他到纽伦堡俱乐部去踢球,谁知这家俱乐部竞把他拒之门外。这对穆勒产生了不少的负面影响。

是金子总要发光。拜仁慕尼黑俱乐部的球探沙里淘金,发现了穆勒,热情地邀请他加入。18岁的穆勒面对拜仁慕尼黑队的热情,有点受宠若惊。穆勒是个给点阳光就灿烂的人,在这里他受到了俱乐部的尊敬与信任,他也加倍地回报俱乐部。在场上不惜一切地攻门得分,屡创佳绩,获得了"轰炸机"的美誉。

1966年他代表拜仁慕尼黑队出场33次,打入15球,初露锋芒。第二年,穆勒参加联赛32场,进球28个,几乎场场都有建树,创造了俱乐部的进球记录。这一年拜仁慕尼黑队夺得欧洲优胜者杯。从此穆勒年年有进步,年年获大奖。从1968~1969赛季和1973~1974赛季拜仁慕尼黑队4次夺得西德甲级联赛的冠军,称霸足坛。穆勒不信邪,他身穿"13"号球衣在国家队创造了不亚于贝肯鲍尔的成绩。在西方人眼里,"13"是叛徒犹大的代名词,人们避之犹恐不及,但穆勒不在乎。他的射门功夫第一,但他从不争"10"号球衣。在1970年征战世界杯时,穆勒在1/4决赛中打进了致胜的一球。当时他接队友传球,抡圆右腿大力射门,英格兰队的门将彼得·伯尼蒂望球兴叹,无力扑救。

1974年第十届世界杯赛在西德本土举办,全队在主教练舍恩的指导下夺得了雷米特杯,创造了西德足球的黄金时期。比赛中穆勒再次大放光彩。当时在神奇教头厄斯·米歇尔斯的指导下克鲁伊夫和他的队友们已经演练了一种"全攻全守"的新式打法,刮起了"橙色旋风"。他们一路过关斩将,进入决赛,与具有钢铁一般意志和纪律的西德队争夺冠军。7月7日决赛在慕尼黑奥林匹克体育场举行。英国裁判泰勒鸣哨开场不到一分钟,克鲁伊夫领衔的荷兰队先声夺人,以1∶0领先,给了西德队一个下马威。失球后的西德队大举反攻,第27分钟,贝肯鲍尔得球分给同伴,三传两递到了禁区,被对方后卫绊倒,判罚点球,将比分扳平。此后双方争夺更加激烈。第43分钟西德队得球后经过几脚短传配合,把球分给了穆勒,他转身打门,将比分超出。这个球价值连城,一球定乾坤。此后荷兰队大举进攻,但只开花不结果,终于败在了西德队脚下,屈居亚军。

穆勒在拜仁慕尼黑队效力15年,参加过425场比赛,创造了德国历史上的最高进球记录。他在国家队效力11年,出战62场,进球68个,平均每场进球一个以上,至今无人问津这一记录,连球王贝利和马拉多纳也自叹弗如。

穆勒很有个性,他深知自己的责任就是进球,所以在场上会抓住一切机会破门得分。他曾说:"我的任务就是把球踢进对方的大门。"穆勒的特点是速度快,头球厉害,左右脚都能大力打门。他能在不同的位置以各种不同的姿势射门,尤其背对球门突然转身施射的技术最值得称道。他的射门力量大,角度刁,守门员防不胜防。球迷们嬉称他"身上装了雷达"。

穆勒很爱他的夫人,在夺得第十届世界杯赛冠军3小时后,慕尼黑城举行了庆功宴,由于没有邀请这些功臣们的夫人和女友参加,他们大为光火。穆勒非常失望,一气之下当场宣布:"我已经完成梦寐已求的业绩,现决定退出国家队。"一些队员也纷纷宣布退出国家队。此事不仅对西德队,而且对其他国家的球队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血气方刚的"轰炸机"穆勒就这样离开了给他带来快乐带来荣誉带来财富的绿茵场,从此消失在公众的视野里。

足球是一种攻守的游戏,将这种

游戏发挥到极致的人物是荷兰的克鲁伊夫。在笔者查阅过的资料当中,他的世界排名几乎无一例外地在贝利和马拉多纳之后,但居贝肯鲍尔之前,不出前五名。他代表的是一个流派,将米歇尔斯发明的全攻全守打法演绎到了极致,为荷兰足球赢得了荣誉,在整个足球界掀起了一场革命。

克鲁伊夫1947年4月5日出生在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的一个贫民区。他父亲经营一家小水果店,艰难地维持着日常生计。家里生活十分贫困,经常食不果腹。他自小营养不良,少年时代的克鲁伊夫瘦骨如柴,身体虚弱,但可喜的是他动作灵巧,痴迷足球,在离家不远的德海尔足球场。经常一踢就是几个小时。

克鲁伊夫幼年丧父,家境更惨。阿贾克斯俱乐部老板普拉格对他一家伸出了援助之手,让他的母亲到阿贾克斯体育场作了勤杂工。

母亲的工作为克鲁伊夫接触足球提供了便利,他经常白天和妈妈"上班",晚上跑到体育场看球队训练,并很快迷上了足球,发誓要当一位球星,帮助母亲摆脱经济困难。由于他足球才华出众,10岁时他被选入阿贾克斯少年队。1964年2月,16岁的克鲁伊夫正式加入了阿贾克斯俱乐部职业队,成为年轻的职业球员,开始了他的职业足球生涯。一年之后,他的身体素质和技术水平也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100米跑达到11秒,弹跳高度超过90公分。

在1966~1967年的荷兰全国甲级联赛当中克鲁伊夫第一次踢职业联赛就进了33个球,为阿贾克斯队夺得全国联赛冠军立下了汗马功劳。这一年他开始名扬四海。由于他左右脚都能射门,头球功夫也很了得,再加上速度惊人,动作隐蔽性强,几乎无人能盯住他,人们送给他一个绰号"猎犬"。

1966年世界杯赛后,欧洲足坛发生了巨大变化,三条线的分工不再那么死板,不仅中锋和前锋可以进球,后卫也可以寻找机会射门得分。这种打法在荷兰国家队教练厄斯·米歇尔斯的提炼下逐渐形成了"整体足球"技法,即全攻全守的整体打法。这种打法在阿贾克斯 队和国家队当中首先进行了试验,它需要有一位头脑冷静、技术全面、精力充沛的核心人物。不但要求自己能全攻全守,还要能够用自己的旺盛斗志不知疲倦地奔跑来带动全队。1967年克鲁伊夫加入国家队后,正好赶上了这个潮流,挑起了这付重担。

让克鲁伊夫担此重任是冒风险的。他身体瘦弱,与那些身材魁梧的队友们比起来显得有些单薄。但克鲁伊夫是一个用脑子踢球的队员,他靠的是技术,一种摧枯拉朽般的技术。他有超群的判断力,为了躲避对方的抢铲,他熟练地运用山羊般的跳跃过人动作,令人惊叹不已。

1970年,克鲁伊夫开始步入他足球生涯的辉煌时期,以他为核心的阿贾克斯俱乐部队连续3次夺得欧洲俱乐部冠军杯赛头把交椅。他本人也被选为1971、1973、1974年的欧洲最佳运动员。这是欧洲足球运动员的最高荣誉。

1974年是克鲁伊夫的全盛时期,在第十届世界杯足球赛中,他身为荷兰队队长,带领全队顽强拼搏,最后获得了亚军。在这次世界杯中,克鲁伊夫的球技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有人甚至把荷兰队比喻成在欧洲足坛无人伴舞的少女,在世界杯赛上却找到了舞伴。由 克鲁伊夫率先示范的全攻全守战术给世界足坛带来了一股清新之风。在对阿根廷队的比赛中,克鲁伊夫与队友积极配合,他自己打入两球,还为队友创造条件助攻打入两球,最后以4∶0狂胜阿根廷队。半决赛中,荷兰队迎战上届冠军巴西队。下半时5分钟时,克鲁伊夫得球快速从中路突破,突然一个急转身攻到右翼,将球传给插到对方禁区的内斯肯斯,内斯肯斯毫不犹豫地抬脚怒射,球应声入网。第20分钟时,荷兰边锋将球传中,克鲁伊夫包抄到位,飞身鱼跃侧身打门,球像一枚精确制导的炮弹一样飞入对方球网。观众席上欢声雷动。

7月7日与西德队争夺冠军。事先行家们评论说这场比赛实际上是克鲁伊夫与贝肯鲍尔之间的较量。克鲁伊夫意识到对方肯定会派人死缠他,就主动后撤迷惑对方,再利用自己的速度寻机进攻。比赛一开始,负责防守他的"钢铁后卫"福格茨发现克鲁伊夫站位变化,不知所措,半天没反应过来。就在此时克鲁伊夫从后场飞身插上,接队友传球后单枪匹马直奔对方禁区,荷兰3条线一齐前移。福格茨发现不妙,赶紧上前拦截,但被克鲁伊夫一个假动作骗了过去,他一口气将球带进了禁区,西德后卫急了,干脆把他绊倒了,结果他主罚点球得了一分。此时离开场不到一分钟。

虽然荷兰队最后以1∶2输给了西德队,但它以令人耳目一新的打法为世界足球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阿根廷足球评论员巴希奥尼认为:"荷兰人表演了20世纪足球运动的绝技,克鲁伊夫是走在时间前面的人。"巴西的报刊说:"荷兰队是决赛中的真正英雄,他们把勇敢、速度、战斗精神和个人技巧融为一体。"20世纪70年代与克鲁伊夫并驾齐驱的著名球星贝肯鲍尔则说:"克鲁伊夫总像一个捉不住的影子。他总能随心所欲地摆脱对手,自由拿球。"巴西足坛名宿扎加洛说克鲁伊夫"既表现了高超的个人技巧,同时又是整体机器上的一个组成部分"。克鲁伊夫入选最佳阵容,并当选本届杯赛的最佳运动员。通常情况下,这项荣誉只有冠军队队员才能获得。

由于克鲁伊夫是从贫困中走出来的天才球星,他本人常常慷慨解囊救助别人,再加上经理人不善理财,他最后连税都交不起,他希望女王能帮助他为他减压,但税务当局公事公办,照收不误。他受不了这种尴尬的局面。哀莫大于心死,克鲁伊夫心凉了,放弃了为国效力的机会。

自第十届世界杯赛后,克鲁伊夫退出了国家队。1973年他转会巴塞罗那队。1976年当克鲁伊夫与巴塞罗那队的合同期满时阿贾克斯俱乐部副会长维托想请他回去,但遭到了会长布拉佐等人的反对,此后克鲁伊夫断绝了回荷兰踢球的念头。1978年第十一届世界杯赛时,荷兰国内各界都想方设法做克鲁伊夫的工作,请他回国效力,但他无动于衷。

在哈佩尔为征战世界杯而愁眉不展的1978年5月8日,克鲁伊夫举办了他14年足球生涯的"最后一场告别赛",他把这场比赛的全部收入共50万马克全部捐给了荷兰的残疾人体育事业和阿姆斯特丹的儿童癌症医院。他始终忘不掉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

1978年的世界杯赛,在没有克鲁伊夫参加的情况下,荷兰队挟上届余威,靠着全体队员的共同努力,再次夺得亚军。人们埋怨克鲁伊夫,如果他参赛的话,也许荷兰这次该拿冠军。赛后有的媒体评论说:"只因缺了克鲁伊夫。"荷兰球星约翰尼·勒普遗憾地说:"克鲁伊夫能在平凡的情况下做出巨大的成就,有了他一切都光彩夺目,没有他就不是这样了。"

克鲁伊夫转会美国,与贝肯鲍尔、贝利等人一起到美国的宇宙队踢球,收入多但开支大,经济问题仍然没有得到圆满的解决。1981年克鲁伊夫在离开祖国8年之后再次回到了阿姆斯特丹,再次穿上了阿贾克斯的球衣。1984年他转会到费耶诺德队,继续发挥着余热。

1984年克鲁伊夫真正挂靴。退役后克鲁伊夫没有离开足球,他对绿茵场的热爱在教练职位上得到了延伸。他担任过阿贾克斯的技术总监,后来在西班牙巴塞罗那队当主教练,为巴塞罗那队夺得一次欧洲冠军、一次优胜者杯冠军、两次西班牙甲级联赛冠军和一次西班牙国王杯冠军。

作为队员,克鲁伊夫是同龄人中的杰出代表。他会讲英、德、法和西班牙语,3次当选欧洲最佳运动员,这种荣誉只有普拉蒂尼后来才有过。作为教练,克鲁伊夫也是一流的。他带领阿贾克斯队和巴塞罗那队取得的成绩是最好的凭证。

一位肯定会惹某些人不高兴,但如果我们冷静地想一想,就不难发现马拉多纳当之无愧。他个子不高,凭着足球天赋和勤学苦练终成正果,左右脚功夫无人可比,除了守门员位置之外他可以踢任何位置,他的盘带过人和妙传助攻出神入化,他的慷慨解囊令其他球星们汗颜,他天性率真从不做作等等。他是除贝利之外的第二个球王,但在年轻的球迷心中,他远

远高于贝利。他因为上述特质离球迷更近,离普通人更近。他是一个神化了的人物,球迷们崇拜他,宽恕他的缺点,因

归化外籍球员,他们老了以后就不可以踢球了吗?

中超新政大概对非华裔球员采用的政策是“注2上1”。但为了妥协,目前各方接受的方案是在外援方面更加开放,即最多注册人数6人,同时注册人数5人,每局最多外援4人。除注2注1外,额外非中国籍球员的报名和打法将与普通外援一致。他们到底是谁?媒体爆料归化玩家实施新政策!老不如国产玩家?那就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如果北报属实并实施,那么使用非中国籍球员将成为世界足坛的焦点,非中国籍球员甚至会像普通外援一样占据中超外援名额?只能说这些归化的外国艾滋病患者处境尴尬。他放弃原国籍后,他们实际上是谁?现在他们可能连自己都不认识了。这张脸在跳动!

东方体育报给出的消息大致相同,说明这也是目前多方妥协的结果,但是对这些归化的球员来说是极其不公平的。按照这个政策,无论国足能不能冲进世界杯,很快就会失去在俱乐部的主力位置,因为每个俱乐部只能注2换1,剩下的就当外援了。随着受伤和衰老的增加,谁愿意用这个归化?也就是说,它既占归化配额,也占外援配额。关键是根本不能当国产玩家?

所以,如果实行这个政策,简直是为了世界杯的短视,也是对足球规则的极度不尊重。外国玩家的归化一开始是默许的,但是一开始就没有计划好,最后的结果就是随机规划。这个政策会让这些非中国籍的人没有归属感。或许他们的前途还不如一些国内玩家。人拿钱走了之后,就失去了“国籍”。为自己感到羞耻的是政策的颁布者。如果世界杯没有再进,那就是天大的笑话了。好了,今天就分享到这里了,感谢大家的收看,如果有什么想法,欢迎大家留言讨论哦!明天我们再见,喜欢的记得点赞或者是分享出去哦!

有谁知道那些职业足球运动员经过十几年甚至更长的职业生涯,到了老年以后身体会怎样?会不会很痛苦啊。

运动员年老以后是不是痛苦,身体是次要的,更多取决于心理。运动员的敬业精神和拼搏精神是极强的,当运动员在自己运动生涯去的无数荣誉,赢得无数赞誉甚至为国家赢得无数荣誉时,他这一生功勋显赫,即使烙下什么疾病,也没有什么可痛苦的。第二种就是虽然自己的运动生涯没什么骄傲的成绩,但自认为尽力了,对自己感到心满意足,就内什么可惭愧的,自然也谈不上痛苦。反之,如果自己的职业生涯受到了很多不公正的待遇,或是感觉自己碌碌无为,甚至感到很努力了,但没成绩,以至于退役后生活困难,这些人即使身体没有什么疾苦,老了也会痛苦不已,更别说要是有何疾病了。

欧洲最老退役的球员有谁

李惠堂

“看戏要看梅兰芳,看球要看李惠堂”。上世纪二十年代的上海街头曾流传着这样一句顺口溜。李惠堂出生于香港,1922年,年仅17岁的他进入香港南华队出任主力前锋。翌年,李惠堂首次代表中国足球队参加第六届远东运动会,年轻的他在比赛中初露锋芒,帮助中国队夺得锦标。此后,他又协助中国队在1925年、1930年、1934年三度夺冠。在1925年的远东运动会上,李惠堂被评为“亚洲球王”,而名扬整个远东地区。1925年,李惠堂来到上海。那时的上海滩是洋人的天下,有着强烈爱国心的李惠堂在第二年组建中华足球队并任队长。同年,他率队参加上海最高水平的“斯科特”杯,击败了由洋人组成的拉克斯队,这是华人球队第一次战胜外国球队。1939年,李惠堂随香港南华队远征南洋,在和马来西亚槟城联军队的首战中,南华队以11比0大胜。已经35岁的李惠堂一人独入7球。1947年,已经42岁的他在香港挂靴。李惠堂在20多年的足球生涯中,共打入一千多个球,李惠堂是中国人的球王,值得我们骄傲和自豪。

卡博尼

在如今的欧洲各大联赛中,生于六十年代却依然活跃在赛场上的“老人”已经很少了,但生于1965年的意大利人卡博尼却还是瓦伦西亚的标志性人物。1997年,当他来到伊比利亚半岛时,当地媒体曾嘲笑他“找到了适合养老的地方”。现在,两次西甲冠军、冠军杯亚军和一次联盟杯冠军令舆论彻底改变了对他的看法。他在场上能从容稳定地坚决贯彻教练的意图,还毫无保留地把他多年的宝贵经验传授给队内的年轻球员,帮助他们成长。无论球队怎么实行轮换制,他在队内的地位都无人能撼动,坐镇左路的他是球队后防线上最重要的一环。2004年5月,在瑞典哥德堡尼亚·乌利维球场举行的联盟杯决赛中,瓦伦西亚2比0击败马赛,卡博尼用非常精彩的表现入选该届杯赛最佳阵容,并以39岁43天成为最年长的欧洲俱乐部赛事的冠军球员。

“多纳托40岁的身体里跳动着的是一颗20岁的心脏。在绿茵场上,他似乎永远都那么年轻。”只有前拉科鲁尼亚后卫多纳托才能得到一向挑剔的西班牙媒体的如此褒扬,不过,他确实受之无愧。

曾经,他和贝贝托、毛罗·席尔瓦一起组成的巴西“三剑客”以几近完美的球艺撑起了里亚索球场的一片天空,帮助拉科鲁尼亚屡创佳绩。而如今,贝贝托早已离去,这位1994年巴西队夺冠功臣留给拉科的记忆就像他的摇篮曲一样已经随风飘逝。相对“年轻”的毛罗·席尔瓦(1968年生)也有过世界冠军的荣誉,可多纳托却从没有与世界杯“亲密接触”过,但在拉科鲁尼亚,忠心耿耿的他获得了人们的尊敬。在1999/2000赛季,他就帮助球队在皇马、巴萨的夹击之下夺走了联赛冠军,而在2001/02赛季,拉科又在他的帮助下获得了西班牙国王杯。2002/03赛季,41岁的多纳托打入一粒入球,成为了球队历史上年龄最大的进球者。

安吉尔·拉布鲁纳这个名字对于大多数的球迷来说可能有点陌生,这个以43岁高龄在河床队退役的超级前锋拥有“阿根廷马修斯”的美誉。从1939年开始就一直效力于河床队的拉布鲁纳可以说是该球会历史上最忠诚的球员之一,他的队友们一个个都离开了阿根廷远赴欧洲淘金,但他却不为所动,直到1959年退役。拉布鲁纳在河床队效力的20年里,一共为河床队出场514场、打入了292球,成为球队历史上进球最多的球星。拉布鲁纳在河床获得了15次阿根廷联赛冠军(其中6次以教练身份夺冠),创下了又一个纪录。在阿根廷国家队历史上,只有他、巴蒂斯图塔和萨维奥拉可以在连续三次的首发比赛中场场都进球。虽然因为贝隆政府和巴西政府的不和让他错过了1950年世界杯,但在42岁那年,他还是参加了1958年瑞典世界杯,并率队以3∶1战胜了北爱尔兰队。拉布鲁纳的最得意之作是在1955年的美洲杯决赛,阿根廷队以6∶1痛宰乌拉圭,他上演了“帽子戏法”,这也是阿根廷队历史上对乌拉圭队的最大胜利。

西尔维奥·皮奥拉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是意大利足球的风云人物,他在意甲出场537次进274球,是迄今为止在意甲进球最多的球员。

皮奥拉出生于足球世家,在当时的意甲豪门普罗韦切里队初露头角。皮奥拉的最大特点是技术全面,他身材高大动作却非常灵巧。嗅觉灵敏的他在禁区里总能找到破门的良机,尤为突出的是他出色的带球突破能力、娴熟的盘带技术在当时几乎无人能敌。皮奥拉首次代表意大利队出场是在1935年3月24日,当时意大利队在维也纳迎战奥地利队,由于“灵魂”梅亚扎不慎受伤,皮奥拉成为核心。他也不负众望,梅开二度帮助球队2∶0获胜。1938年世界杯上,皮奥拉和梅亚扎联袂上演了攻城拔寨的好戏,帮助蓝衫军团蝉联世界杯冠军,有五球斩获的他也成为那届大赛最夺目的明星.自从1929/30赛季首次在职业联赛中露面以来,皮奥拉一直是意大利各大豪门争夺的对象。他先后效力于罗马、拉齐奥和尤文图斯等强队,1954年2月,41岁高龄的他在对AC米兰队的比赛中打进一球,为其25年的职业生涯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既生瑜、何生亮”,与英格兰历史上最出色的门将戈登·班克斯同处一队无疑是一名门将的悲哀,彼得·希尔顿就是其中之一。不过,他以顽强的毅力和不懈的努力走出了阴影,成为英格兰又一位名满天下的传奇门将。

自从1970年11月25日在温布利大球场首次代表英格兰队出战前东德并以3∶1获胜后,希尔顿共为国家队镇守龙门125场,这个纪录让后人难以望其项背。在俱乐部,希尔顿同样创造了历史。这位出道于莱切斯特的小伙子在18岁时就已成为俱乐部第一门将,同时他也是当时英格兰最抢手的门将。1977年,在加盟诺丁汉森林队的首个赛季,希尔顿就帮助球队击败了当时如日中天的“红魔”利物浦队并勇夺联赛冠军,之后又帮助森林队两度获得欧洲冠军杯,使球队跻身欧洲豪门行列。接下来,他又先后效力多家英伦球队。1996年,已经47岁的希尔顿还在代表莱顿东方队出场,在那里,他成为第一个联赛出场逾千的英格兰球员,并被列入吉尼斯世界纪录。

迪·斯蒂法诺这个名字几乎就是“传奇”的同义词,马拉多纳说过:“我一生中最遗憾的事情就是没有提前出生,失去了观看斯蒂法诺比赛的机会。”

在世界足球史上,斯蒂法诺的地位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这与他的球员生涯年代久远有关,当时没有电视和网络,这影响了他的受关注程度。斯蒂法诺12岁加入阿根廷拉普拉塔俱乐部成为职业球员,在他传奇般的职业生涯中,除了世界杯冠军外,他几乎囊括了一个球员可以得到的所有荣誉。由于某些原因,斯蒂法诺从未参加过世界杯,这令他深感遗憾。1966年,41岁的斯蒂法诺因伤退出了绿茵场。在西班牙效力的13年间,斯蒂法诺共参赛563场,进球466个。有一个赛季,他竟然不可思议地攻入了49个进球,这个纪录至今无人打破。1990年,斯蒂法诺被全体“金球奖”获奖者评选为“超级金球奖”得主。2000年,斯蒂法诺出任皇马荣誉主席一职,这也是对他为皇马做出巨大贡献的肯定。

迪诺·佐夫

与一般喜爱足球的孩子不同,佐夫在孩提时代就梦想成为雅辛式的一代门神。佐夫出生在意大利经济富庶、足球水平较高的东北部,并在乌迪内斯开始了职业生涯。小时候的佐夫长得又瘦又小,人们都认为他不是当守门员的材料。佐夫的祖母偏不信邪,她每天给佐夫吃6个鸡蛋,结果佐夫后来身高长到了一米八,这在当时的足球运动员中是非常高的了。自1963年起,佐夫先后效力曼托瓦队、那不勒斯队、尤文图斯队,并在1968年入选意大利国家队。同年,他就随队参加了欧洲杯,并以出众的表现帮助意大利在该项赛事中首度捧杯。1970年到1982年,佐夫先后四次为意大利出战世界杯,并在1982年的西班牙达到自己事业的巅峰。在第12届世界杯上,意大利队相继淘汰了阿根廷队和夺标呼声最高的巴西队,最后在决赛中以3∶1战胜西德队,第三次捧得大力神杯,身为队长的佐夫在40岁之际,实现了夺取世界杯冠军的愿望,也创下了世界足球史上的一个奇迹。

罗杰·米拉

出众的爆发力、势大力沉的射门、破门后跑向角旗大跳扭胯舞的庆祝方式……对于罗杰·米拉来说,他的词典里没有“老”这个字,他的世界,永远都充满激情和活力。米拉19岁就入选了喀麦隆国家队,在24岁那年,他获得“非洲足球先生”的殊荣。1982年,米拉率领喀麦隆队进入西班牙世界杯决赛圈,这头非洲雄狮首次出现在世界足球最高水平的赛事中就有不俗的表现。1984和1988年他两度率领喀麦隆队夺得非洲杯冠军。1988年,米拉再获非洲足球先生称号,同年,36岁的他退出了喀麦隆国家队。1990年世界杯前夕,在总统比亚的强烈呼吁下,罗杰·米拉在38岁高龄时复出。神奇的是,他几乎凭借一己之力将喀麦隆队带进了那届世界杯的四分之一决赛,在对哥伦比亚一役中,他更是将“疯子门将”伊基塔玩弄于股掌之间。令人无法置信的是,这位老球星竟然在四年后又出现在了美国的赛场上。更为神奇的是,已经42岁零44天高龄的米拉在同俄罗斯队比赛中还打入一球,他也凭借这粒入球成为世界杯赛场上年龄最大的进球者!

斯坦利·马修斯

有“球场卓别林”美誉的斯坦利·马修斯是个名副其实的“喜剧大师”,他经常会利用娴熟的球技和逼真的假动作蒙蔽对方,甚至还会诱使对手做出一些尴尬的动作,引来观众席上阵阵善意的笑声。从16岁初登甲级联赛的舞台到50岁踢最后一场联赛为止,驰骋绿茵场整整34年的马修斯的运动寿命之长令人难以置信。马修斯留给后人的足球财富是盘球技术。作为一代盘球大师,他在场上经常遇到对方的侵犯,而他报复的方式是用更娴熟的球技带球过人,然后射门。1953年英格兰足总杯冠军争夺战是马修斯的杰作之一。当时博尔顿队气势如虹,先以3∶1领先,但38岁的马修斯以炉火纯青的盘带和传球技术把对方后卫晃得头昏眼花,最后在终场前15分钟三次魔幻般的传球使布莱克本队以4∶3完成惊天大逆转,这也是他一生中夺得的惟一的一个奖杯。1956年,当选首届欧洲足球先生时的马修斯已经41岁。1963年,48岁的马修斯还被评为英格兰足球先生,1965年2月23日,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在白金汉宫授予他“大英帝国爵士”称号,同年4月28日,50岁零55天的马修斯在家乡的维多利亚球场告别球员生涯。50岁还在踢球!这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NBA球星有哪些会踢足球的?

除了众所周知的纳什,含有很多NBA球星会踢足球,传奇控卫贾森基德,法国人托尼帕克,巴西人巴尔博萨,童年在意大利度过的科比布莱恩特,本是足球运动员的尼日利亚传奇中锋奥拉朱旺......要是加上会踢美式足球的,那可就海了去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球星扮演老头踢足球的节目叫什么

法国花式足球之神贾尼尔乔装成老人进入球场,眼花缭乱的表演引得全场尖叫。

在一系列伪装的狼狈过后,贾尼尔开始了一连串眼花缭乱的花式足球表演,绕球颠球对他来说如小儿科,而蒙眼和脱裤的桥段更是看得人目瞪口呆。值得一提的是,贾尼尔在去年与内马尔的一次对决中,曾耍的对方团团转,巴萨巨星甚至连球都找不到。